2024.11.03—2025.02.23
艺术家:约瑟芬·贝克(Josephine Baker),尤利乌斯·冯·俾斯麦(Julius von Bismarck),曾庆(Kent Chan),克洛伊·德拉鲁(Chloé Delarue),费姆克·赫雷格芬(Femke Herregraven),索尼娅·利维(Sonia Levy),维贝克·马西尼(Vibeke Mascini),约纳斯·斯塔尔(Jonas Staal),奚雷,庄辉,郑源
策展人:杨北辰
1956年,新中国正在经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毛泽东在当年6月巡视南方时三次畅游长江,并视察了正处于修建中的武汉长江大桥。作为诗人,他在这次旅程中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本次展览的题目正援引自这首词作中的一句。“神女应无恙”中的“神女”指向了三峡中巫峡的神女峰,与此同时,我们亦能察觉到这个意象的另外一重含义:其呼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基础设施神话。神女峰作为自然的纪念碑,成为了这个神话的重要参照物,令征服自然、改造地貌,以及创生新世界的激情溢于言表,同时非人类存在的能动性似乎亦被激活并卷入到这一进程当中。
在持续的规划、设计与治理中,神女的身体变得愈发行星化,这是一个复杂且剧烈的大地形构过程。诸如水库、堤坝、运河、光伏农场、数字基站、海底电缆、远洋捕捞、能源采掘与人工岛等人造巨构同样化作了纪念碑,铭刻着与之相伴的气候变化、地缘政治与社会经济的变迁。不得不承认,在被不断塑造与重构的同时,地球已然显得“陌生”,甚至逐渐呈现为全然不同的另一个星球。她早已不再是一个祥和宁静的“蓝色大理石花园”,而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的控制论系统。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神女应无恙”试图定义某种“延展的地球工程”及其政治学与诗学意义,将这个干预与改造地球生态与气候系统的概念与更广泛的人类实践相联系。从农业、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以及气候控制等角度出发,透过多重感知与想象力的形式,展开一次“神女是否无恙”的思辨。作为“谁拥有自然?”的收官章节,本章与前续两章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但又将焦点转移至人类改造自然的激进尝试。这些尝试时常被视为人类自身历史的一部分,却又是人类与非人类世界纠缠的终极体现。
洛夫洛克的盖娅理论给予了我们一个“活”的地球的形象,即一个“超级有机”、具有自我调控功能与稳定反馈机制的独特行星。然而在当下,盖娅已拥有了更为复杂的机体与智性,并成为了诸多认识论和本体论假设相互竞争的场域。一个自然与机器混合的生态,一个可操作与可计算的技术平台,一个各种生命与非生命行动者持续组装的空间……这是一个新版本的盖娅,近乎一个分布式系统,物质、能量、生命形式与信息在这个自适应网络中不断生成与寂灭。也许,在这个展览中我们面对的真正问题是:神女是否已经透过这种方式获得了“涅槃”?
“神女应无恙”由MACA总监杨北辰策划,由MACA副策展人王嘉楠、MACA助理策展人陈寅迪共同呈现。特别鸣谢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和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对于本次展览的支持。
“谁拥有自然?”是MACA的研究性展览系列,规划为三个章节。必须承认,“谁拥有自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历史中的每一个时段皆不尽相同。对于一位18世纪的西方殖民者而言,“自然”意味着领地与其中的财产,代表在以“地球作为一种共同财富”名义下的持续占有与掠夺。在足不出户的,或仅仅躬耕于温室之中的博物学家那里,被从世界的遥远角落源源不断运抵欧洲的奇花异草与飞禽走兽均是上帝的馈赠,他们需要做的仅是利用命名法与分类法将之条分缕析,从而将“自然”顺理成章的纳入到帝国的知识与贸易版图内。
进而我们发现,一个彻底被客体化的“自然”造成了一笔巨额的历史性债务——这无疑解释了这个问题(Who Owns Nature?)一语双关的属性。我们对于“自然”有所亏欠,恰恰是因为“自然”仅仅被视为用以转化与积累的资源,并被以纯粹客体的方式开采与征用,直至枯竭。这是一种线性的、“进步”式的宇宙论框架,显然无法因应当下我们与“自然”之间复杂的纠缠关系。在人类世时代,我们早已是混合着多重尺度的存在物,正如“自然”一样,其同样在行星层级成为了多重自然(multinature),而非一个在本体层面均质且一成不变的实体的集合。“自然”既在我们的外部,又在我们的内部,我们与它的关系并非是人与非人的关系,而是建立在真正多样性(diversity)基础上的紧密交织与相互依存。
恰恰是在这个意义上,“谁拥有自然?”试图重新检讨我们与“自然”之间的历史性债务,并探索新型的非线性宇宙论模型。这是一个跨学科与跨领域的综合性项目,我们将透过与不同艺术家、学者以及文化实践者的合作,针对不同议题创造出生动与严肃的现场。
系列的第一章“多物种之云”和第二章“元素小说”已于2022年与2023年发生。“神女应无恙”是该系列的最终章。
杨北辰
杨北辰是一位生活于北京的研究者与策展人,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他目前担任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在此之前,他亦曾出任《艺术论坛》中文网资深编辑(2012-2017)、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研究员(2019-2021)以及普拉达基金会“思想委员会”成员(2021-2023)。
他的研究兴趣侧重于在当代复杂的技术和生态语境中探讨运动影像的可能性,致力于以激进的媒体考古学模型进行关于另类现代性问题的思辨,并强调以新物质主义的立场重新诠释历史与地缘政治。其策展实践与跨学科的学术方向相辅相成,策划过的项目包括“新冶金者”( 尤利娅·斯托舍克基金会,杜塞尔多夫)、“微纪元”(文化论坛,柏林)、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交融的激流”(广东美术馆,广州)、“Nathalie Djurberg与Hans Berg:牛皮纸包裹的月亮”(荣宅,上海)以及”曹斐:潮汐宙合”(浦东美术馆,上海)等。
他曾于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主持了一项为期三年、围绕中国运动影像艺术的学术项目,并为之策划了三个研究性展览:“反投影:中国早期录像艺术中的媒体雕塑”(2019),“具身之镜:中国录像艺术中的行为与表演”(2020)以及“无独有偶:影像及其扩展领域”(2021)。
他于MACA规划了为期三年(2022-2024)的研究性展览项目“谁拥有自然?”,其中第一章“多物种之云”与第二章“元素小说”均已发生,第三章“神女应无恙”将于2024年底揭幕。
他亦曾为多位艺术家撰写过图录文章,包括劳拉·普罗沃斯特、安东尼·葛姆雷、奥玛·法斯特、何子彦、曹斐以及王拓等。其个人学术专著《作为档案的电影》即将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