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15—04.16
艺术家: 方迪、李明、彭祖强、沈莘、陶辉
策展人: 富源
美凯龙艺术中心开馆展览“大象出走”将于2022年1月15日揭幕并面向公众开放。“大象出走”试图回应后疫情时期的当代社会以及生活形态。该展览通过五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方迪、李明、彭祖强、沈莘和陶辉的全新委任创作,呈现一个独立与纠缠的对话情景。
大象具有典故寓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盲人摸象”的故事描述难以辨别的大象之形和真实难以捕捉的轮廓。在乔治·奥威尔的小说《猎象记》中,经常破坏庄稼的⼤象不断激化着殖⺠者与殖民地之间的复杂关系。2020年3月开始的云南野象北迁事件,揭示了自然界长期变迁过程人对环境不可逆转的影响。大象持续给予我们关乎权力变化的想象和警示。在此,大象出走,或庞然大物的缺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待定状态:当固有秩序的搁浅以及对应的时间结构失效时,当个体故事不再沿着整齐的进步弧线展开时,我们如何休耕?
路内于2020年1月出版的长篇小说《雾行者》在追踪个体时代命运的同时,谱写了一个关于从1998年洪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复调叙事。复调这一音乐概念原指一首曲子有两个以上的主旋律,后被文学评论家借以讨论小说文体的诗学特征。通过非线性的故事情节,《雾行者》塑造了时代变迁中的诸多角色,他们各自平等地拥有自己的世界、价值观和独立意识。透过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的物质世界,可以窥见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中国社会塑造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其背后的全球化、市场化的驱动力至今仍然值得反思。思考当下,这十年的当代史也为我们提供了记忆回溯的通道与心理建构的支撑。
相较于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和急速发展,今天社会的节奏已经由急板转入了渐慢,个体受困于思想和身体交流的种种障碍。出走的大象使人惊愕,提醒着要去面对那些显而易见却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将耗尽的养分恢复到土壤中。待定并非必然,重要的是学习拥抱无始无终的当下,甚至学会赞美僵局。展览“大象出走”延续了美凯龙艺术中心自创立以来持续探讨的问题:“我如何成为复数?”这不仅是针对个体与集体、艺术家与机构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的持续追问,也是对艺术创造重新获得复调的期待。
“大象出走”由美凯龙艺术中心首席策展顾问富源策划,助理策展人陈於建和黄格勉协助呈现,展览空间由Ballistic Architecture Machine设计。
方迪
1987年出生于广东深圳,目前工作于深圳。他的作品探讨种族主义与社会阶层。他通过研究社会新闻与时事政治,利用不同的身份,像变色龙一样灵活、圆滑地穿梭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以敏感的触觉,吸收和消化人们在迁徙生活中产生的智慧与欲望。他常用多种艺术语言探索城市生活的纠结与意义,勇敢地在左右倒置的现实中,寻找特殊群体在全球经济与民族主义的影响下是如何被定义的,并成为今天重要的社会裂痕。

李明
1986年出生于湖南沅江,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在居住并工作于杭州。在李明的录像实践中,始终可以看到一种自导自演的工作方式。影像作为一种有效的表达手段,可以轻松转化创作动机。他习惯于将作品观念置于头脑发酵的图像结果之后,这也使得他的创作始终存在一种“即兴”的状态。与其说这种创作语境是艺术家刻意经营的一种游戏,不如将其理解为第一人称的作者正与观众一同信马由缰。

彭祖强
199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作品曾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时代艺术中心(柏林)、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AntiMatter影像艺术展,以及休斯敦美术馆等展映。他参与过的驻留项目包括MacDowell、Skowhegan和Core Program。彭祖强2020年获得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首部长片《难》获得印尼日惹纪录片电影节国际长片竞赛单元的“特别提及”。

沈莘
199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他创作的影像装置和行为表演,赋权力于个人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另类历史、关系和可能,试图创造包含多重叙事和身份的肯定性空间。沈莘最近的作品《盐水湖》(新身体)在光州双年展Minds Rising, Spirits Tuning(2021)上进行全球首映,并于沃克艺术中心既艺术家首个美国博物馆个展(2021)进行北美首映。

陶辉
1987年出生于重庆云阳,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系,目前生活在北京。虽然毕业于油画系,但陶辉的作品以影像和装置艺术为主,从个人记忆、视觉经验和大众文化中积累素材,通过提炼与改造形成崭新的叙事模式和影像风格。陶辉从社会身份、性别地位、种族问题和文化危机等问题入手,以荒诞、吊诡、夸张的场景搭建,充满隐喻和错位感的人物设置,呈现出当代人的集体经验,带动观者正视自身的文化历史、生存现状和社会身份。

富源
美凯龙艺术中心首席策展顾问富源自2019年开启艺术中心的创建筹备工作。此前,她曾在纽约非营利艺术机构Independent Curator International、美国雕塑家Mark Di Suvero的纽约工作室Spacetime C.C.以及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工作。2016年至2019年期间,富源联合创立和运营非营利艺术空间Salt Projects,为青年艺术家和从业者提供实践和交流的场所。她的策展实践曾获得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柏林高尔基剧院、亚洲协会、日本基金会、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等机构支持。富源是美凯龙艺术中心支持的双语数字出版平台《黑齿》杂志的创刊主编,也是Artforum,ARTnews,BOMB,Flash Art,Frieze等艺术杂志的撰稿人。


沈莘,《新的光》,数字高清影像,12分钟,2021,美凯龙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大象出走”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师:林半野@AGENT PAY

沈莘,《新的光》,数字高清影像,12分钟,2021,美凯龙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大象出走”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师:林半野@AGENT PAY

“大象出走”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师:林半野@AGENT PAY

陶辉,《奔放》,单频彩色有声高清影像,12分03秒,2021,美凯龙艺术中心委任创作。“大象出走”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师:林半野@AGENT PAY

“大象出走”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师:林半野@AGENT PAY

李明,《托埃斯》,单频彩色有声高清影像,21分49秒,2022,美凯龙艺术中心委任创作。“大象出走”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师:林半野@AGENT PAY

“大象出走”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师:林半野@AGENT PAY

方迪,Zayton Nugget,单频彩色有声高清影像,21分52秒,2022,美凯龙艺术中心委任创作。“大象出走”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师:林半野@AGENT PAY

彭祖强,《瞥漏》,单频16mm和超8胶片转录数字高清影像,12分07秒,2022,美凯龙艺术中心委任创作。“大象出走”展览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2,摄影师:林半野@AGENT 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