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与故乡

2024.08.31 星期六 15:00

活动地点

国泰电影院香拉廊三楼露台 黄浦区淮海中路870号

演讲者:于建刚

我们返乡的动机,从一开始就明确,即确认自己的乡土身份和文化认同。

出生在乡村,却从小被告知要离开,“去做城里人”,从而引发了身份认同危机。开始找的突破口是读书,读了许多乡村、社会学的书,尤其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于是准备去念社会学的研究生,走学术研究的道路。

后来,在做各种乡村建设志愿者的过程中,在2011年年底返乡,回到自己的村庄正河浜,并放弃了学术研究的选择。

正河浜位于杭嘉湖平原。这是浙江最大的堆积平原,位于太湖以南,钱塘江和杭州湾以北,天目山以东。包括嘉兴市全部,湖州市大部以及杭州市的东北部。这里是丝绸的故乡和文化中心。

但是,蚕桑文化迅速消失。原本家家户户养蚕,现在全村只剩6户。

工业化养蚕是唯一的路径吗?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养蚕不只是养蚕,背后是一整套生态和文化系统。

我们认为,文化的消失,不是物的消失——以至于可以通过工业方式获得。文化的消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断裂。

当我们回顾100年前的现代化开端,如费达生(费孝通的姐姐)等蚕业改革先驱,实际上把“人”作为现代化的愿景,而不是将“物”作为现代化之目标。

在这个意义上,梅和鱼希望重建手艺、关系和连接。

养蚕不再是为了得到结果,而是有关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建立。

养蚕成为了目的本身。

 

关于演讲者

于建刚在浙江桐乡的自然村落正河浜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奥美从事广告工作。后受费孝通先生影响辞职参与乡村建设,先后在小毛驴农场、行动援助、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等从事乡村工作,并在2011年底返回正河浜,与梅玉惠一起成立“梅和鱼”。希望藉由蚕桑文化的保护,反思主流发展和生活方式,回归本土身份与文化认同,重新建立和身体、自然与历史的连接。

MACA是一个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内的非营利艺术机构,于2022年1月15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以一栋总面积900平方米的两层建筑为基地,MACA联合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家、策展人以及泛文化艺术工作者,以多形式的持续共同工作构建一处当代艺术版图上的新形态坐标。以“艺术家的工作”为导向,以跨学科的研究为根基 ,MACA试图重聚热爱艺术与信仰“当代”的群体,以回应这个处于激变之中的时代。

EN